咸阳丽人妇科医院

月经不调

返回上一页

痛经加重、月经变多可能是身体发出的“警报”!

2025-09-15 11:00:45来源: 咸阳丽人妇科医院

临床中很多姐妹对妇科常见病都有一定了解,如: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息肉等等,但每次提及子宫腺肌症的时候,很多人还是一脸懵,表示第一次听说。

但实际上,这种疾病相当普遍,所以今天,就让我们用六问六答,来认识一下这个妇科常见病。

一、什么是子宫腺肌症?

想象一下,子宫内膜(腺体和间质)本来应该乖乖待在子宫腔里,但有些内膜细胞有点叛逆,偷偷溜到子宫肌肉层(学名“肌层”)里面,便导致了子宫腺肌病。
 

这些迷路的内膜组织和正常内膜一样,会随着激素变化不断增生、出血,却不能像正常月经一样排出去,导致子宫肌层像气球一样逐渐膨胀,引发痛经、月经量过多等问题

bb73d5c0cd744707ca1be4d1d0daa606_cea13f70ly4i4ec7tr5t0j20ps0h47e8.jpg


二、子宫腺肌症有哪些症状?

         ➩痛经:是子宫腺肌症最主要的症状,多表现为进行性加重。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开始出现,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。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正中,严重时可放射至会阴、肛门或大腿。

137346f470dd74daf776a333e7cac2c0_cea13f70ly4i4ec7v07xlj20j40c5jwv.jpg

  • ➩月经异常: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,一般月经量可比正常多1-2倍,同时月经周期可能延长,经期可持续10天以上,月经周期也可能变得不规律。
     
  • ➩不孕:子宫腺肌症会影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,导致受精卵着床困难,从而增加不孕的风险。
     
  • ➩性交疼痛:当子宫腺肌症病灶位于子宫直肠陷凹、子宫骶骨韧带等部位时,在性交过程中,由于碰撞和子宫收缩,会引起疼痛,多发生在深部性交时,严重影响性生活质量。
  •  
  • ➩压迫症状: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膀胱,导致尿频、尿急等症状。如果压迫直肠,还可能出现便秘、排便困难等情况。
     

三、哪些人容易中招?

● 年龄:35+岁女性相对高发;

● 生育史:生过娃的女性;

​● 手术史:曾经做过剖宫产、肌瘤剔除、诊刮等宫腔操作的女性。

​● 疾病史: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。
 

四、怎么知道有没有子宫腺肌病?

自检信号 

比如,痛经逐年加重、月经量逐年增多、同房时下腹疼痛等都是需要引起警惕的信号。

245a59508011f55c586e4c66bb2ee627_cea13f70ly4i4ec7wi4ejj20t20d8dsa.jpg

医生检查 

触诊:双合诊摸到子宫增大、硬邦邦;

B超/MRI:看到子宫肌层增厚、不均匀或局限性子宫腺肌瘤病灶等。

五、治疗方案大PK,哪种更适合?

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年龄、症状严重程度、未来的生育计划等等。

药物治疗 

止痛药(如布洛芬,有助于缓解痛经)、激素类药物。

非激素类药物:如氨甲环酸,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

 

现有证据表明,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在控制子宫腺肌病症状方面效果佳,症状缓解率高,而且安全性好,但需经专业医生检查评估。

手术治疗

如果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您的症状,并且您不再计划生育,建议进行手术治疗,最根本的手术治疗是切除子宫(子宫切除术)

腺病灶切除术:适用于局限型腺肌症,但易复发。

终极方案:子宫切除术(适用于无生育需求、症状严重的患者)

 

六、子宫腺肌症患者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?

生活方式:避免高脂饮食,减少可能升高雌激素的食物,如蜂王浆等;适度运动,如瑜伽、游泳等,改善盆腔血液循环;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。

  • 心理调节:长期疼痛或不孕可能引发焦虑,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或家人的支持。
  • 定期复查:每6-12个月复查超声,监测病情变化。
  • 生育规划:有生育需求者应尽早就医,必要时辅助生殖技术可提高妊娠率。

子宫腺肌病虽然烦人,但绝非洪水猛兽。科学、规范的治疗,能让大部分女性的症状得到控制。

妇科咨询

相关文章

备案号:陕ICP备1600679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