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姨妈”——月经,可以说是女性朋友们的老熟人了,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要来“探亲”,但是你知道什么是正常的“大姨妈”吗?
正常的大姨妈是这样的
周期:24~35天,计算方法:从上一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,到本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为一个周期。经期(即出血期):2~7天经量:20~60毫升左右颜色:正常经血一般为红色稍黯,开始色较浅,以后逐渐加深,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。经质:经质是指经血的性状,正常情况下经质不稀不稠,不易凝固,无明显血块,无特殊气味。伴随症状:月经期间,由于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,可能有下腹及腰背下坠的感觉,待月经排出后,这种症状会减轻。
出现哪些问题需要警惕
01 周期异常
02 经量变少
正常的月经量一般为20 ~60 ml。月经过少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受损、卵巢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。
03 经期异常正常的经期一般为3至7天,如果经期短于3天或者超过 7 天,都属于经期异常。经期过短可能是由于卵巢早衰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。而经期过长则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、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表现。
04 颜色和质地异常正常的月经血呈暗红色,不凝固。如果月经血颜色过深,呈黑色或褐色,并伴有大量血块,可能是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的。相反,如果月经血颜色过浅,呈粉红色,可能提示贫血、雌激素水平过低等问题。
05 痛经
原发性痛经一般在初潮后1至2年内出现,通常不伴有器质性病变。但如果是继发性痛经,即原先无痛经,后来出现痛经,并且逐渐加重,往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有关。
总之,无论出现哪种“大姨妈”异常,不要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,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找到问题并解决,希望每位女性的“大姨妈”都能正常造访!